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一倍的数量。”
崔炎指了下纸张的后半部分,说道:“老爷,夏税是不少,不过大部分都要上缴给国家,结余的税款,怕是撑不了太久,老爷别忘记了,我们现在的衙役数量和民壮数量,可是翻了不止一倍!”
易衡发现这也是个问题,500军士安排进民壮后,的确缓解了人员的压力,不过消耗也增加了不少,现在的筱风县有些养不起。
崔炎收起纸张,说道:“老爷也不用太担心,至少还能撑到明年秋收的时候,如今刚刚入冬,还有接近一年的时间,说不定中间有什么转机。”
易衡说道:“对了,今日去乡里,宣布另外一项新政,禁止陋习,以后不允许出现民不举,官不究的现象!”
崔炎身躯一震,说道:“老爷,你这每一个政策,都是爆炸性的政策,民不举,官不究,已经延续几百上千年,这突然宣告不允许,怕是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有意见啊。”
易衡揉了下脖颈,说道:“我也知道会引起争议,但是如果不废除的话,又会出现大宗欺负小宗的情况,你不觉得这是个陋习吗?如果不侵害他人的权益,稍有纰漏和瑕疵也就算了,不过我可是深受其害。”
想到这里易衡就很悲伤,自己的父亲就是小宗,被大伯的大宗一辈子压在身下,不知道吃了多少亏,但是乡里都默认民不举,官不究的习惯,所以并没有官府的人介入,造成大伯越来越肆无忌惮,间接导致了易衡的父亲英年早逝的事实。
崔炎说道:“老爷,能不能稍微调整下,一刀切的话,怕是县衙得累死,乡里乡亲难免有矛盾,根据老爷的新政,很多可以私下解决的问题,必须要到官府进行审批,老爷现在我们可是1万5千户的大县!就按一百户只有1户出现矛盾,一天下来老爷你要审判150起案件,实在是太多了。”
易衡说道:“我为什么非要加重负担,每个乡里,必须要设有啬夫、有秩、游徼。就是为了防止乡三老一家独大,一个人掌握司法、赋税征收、治安管理,这样的话,乡三老完全可以一言堂,仅凭个人喜好判断,并且很容易被收买,三老完善,各司其职,不仅能够分工明确,提高管理效率,也能互相监督,互相掣肘,反之在我身上发生的悲剧再次发生。”
易衡此时又想起了,家乡的乡三老,一个人掌控一切,对于大伯欺压其父的行为视而不见,甚至暗中相助,如果家乡的三老完善的话,夫、有秩、游徼只要有一位有良心,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。
但是各地的郡县为了省事,或者说节约行政管理成本,通常一个乡只设立一个三老,统管一切事物,包括亭长和里长也是如此,直接抛去亭长这个中间环节,只设立里长,并且经常都是几里一个里长,最大幅度的节约成本。
因为乡三老、亭长以及里长,这些最基础管理人员的俸禄,国家都不会管,全部由县衙自己出资,所以很多郡县根本不会配备齐全。
易衡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