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现在对于易衡最为重要的就是时间,风国的威胁太大,其他诸侯国已经提高了警惕,只是碍于上次的失败,所以没有继续联合出军,但是不可能一直放任风国发展下去,所以易衡必须要抓紧时间,尽快地解决北方三国,占据半壁江山之后,再图其他。
风国庙堂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也不少,但是民间却是盲目的乐观,认为风国已经天下无敌,处于超然的存在,风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,丝毫不知道风国目前的处境依然很危险,关外之地除了蜀郡之外,实际上处于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,特别是在吞并韩国之后,直接与燕国接壤,更是让边郡变得更加危险。
褚良主动请求担任韩郡的都尉,赵虎同样不想回到关内,回到易衡的身边担任所谓的卫尉,只想留在边郡建功立业。
易衡明白赵虎的心情,允许了赵虎的请求,并且赐予了赵虎节仗,以及镇北大将军的称号。
在赵婷的建议下,易衡还是举办了新春宴席,邀请文武百官在王宫参加宴会,庆祝吞并了韩国,除了提升己方士气之外,也是颁奖仪式。
对于文琼、韩飞、公孙施包括范衢、风恒等人,皆是给予了不同的奖赏,特别是文琼最为相国,几次推辞赏赐,这次易衡强行让文琼接受文君,食邑三千户的奖赏,韩飞等人也不差,或多或少都获得了几百户的食邑,包括孙温也获得了食邑三百户的奖励,以及左庶长的爵位,以此来表彰孙温的贡献。
风恒被封赏,引起了老牌贵族的不满,认为风恒彻底倒向了易衡,成为名副其实的保王派。
现在聪明的世家门阀都已经看清楚形式,唯有跟着易衡走才有好果子吃,还要端着架子,利用所谓的底蕴,那就只能自讨苦吃,嬴影可不会迁就他们,抓到罪证之后,从严从快处理,根本不管你所谓的底蕴,以及爵位的高低,基本上进入天牢之中,不死也要脱层皮。
老牌贵族基本被洗牌,已经重新建立了秩序,针对反抗,易衡可谓展现出了血腥的一面,堪称残暴和无情,不出手就算了,一旦出手那就是腥风血雨。
对于贪墨之事,易衡一向是零容忍,只要被他抓到,轻则杀头,重则满门抄斩,对于贪官污吏,易衡保留了株连的制度。
针对燕国的威胁,褚良采取屯田制,以及哨楼、营寨相结合的方式,除了加强监控之外,还有延缓的作用,对于燕国的仇恨,韩郡原住民甚至比风国还要大得多,这倒是让褚良很意外,毕竟风国乃是灭亡了韩国,没想到原住民更加仇视燕国。
韩郡仇视燕国的理由很简单,风韩两国没有太大的仇恨,反倒是这个邻居燕国,数次挑衅韩郡军民,并且逼迫之前的韩王签订了太多的不平等协议,所以仇恨来源已久,称得上血海深仇。
威王现在属于穷途末路了,完全不顾国内的民生,一直在强调风国的威胁性,甚至已经损害到了卿大夫的利益,强行充公并入国库,这自然引起了卿大夫阶级的不满。
目前的威王什么都听不进去,满脑子都是募兵和搞钱,仗着君主的身份,一直越来越无视律法和法理,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。
威王才不管那么多,只能撑得过风军的入侵,那么一切都是值得,问题在于风军还没有正式进入边境,易衡也没有发布国书向威国宣战威王这样做的话,只会加快威国的灭亡。
威国一系列的动作全部都被易衡尽收眼底,对于威王的不理智行为,易衡认为此乃天助我也,可能都不需要进攻,威国内部就会分裂,到时候就要容易许多了。
但是易衡没有想到一点,威王居然主动出兵进攻韩郡,这样的行为完全超出了易衡的想象,没想到威王如此勇猛,居然还敢主动攻出来。
威国都动手了,易衡怎么能忍下去,虽然刚刚开春,但是鉴于威军主动攻击了出来,易衡也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,只要击溃威军即可,没有粮草可以缴获威军的辎重,这样一来的话,且不是白嫖了嘛,易衡得知威军入境之后,简直控制不住心里的情绪,想要鼓掌庆祝,威王实在是太蠢了!蠢的超出了他的想象!
褚良同样拥有节仗,对于韩郡一切事物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,发现威军悍然入境之后,哪怕没有收到易衡的诏书,依然选择了还击!
褚良同样是尸山血海里闯过的狠人,自然不会坐以待毙,因为等待诏令错失最好的时机,毕竟韩郡刚刚打下来,就要让黎民百姓受到攻击,这是褚良不能允许发生的事情。
威军的统帅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,名叫奚欠,褚良根本没有听说过奚欠的名号,风国情报系统也没有收集奚欠的信息,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成为了威军的统帅。
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威王已经丧失了理智,对于很多谏言根本听不进去,对于成名的大将同样不敢放权,害怕放权之后,马上就会倒戈把他给屠杀了,重新立一位君王,所以奚欠成为了统帅。
奚欠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弱书生,连普通的弓都拉不开,甚至在出发之前,连马匹都不能驾驭,这样的人做统帅,足以说明威王的处境有多么糟糕。
不仅统帅极为糟糕,威军的军士同样糟糕,许多人都是强行被抓捕到了军营,这些人根本没有经过多久的训练,只是说勉强能听从军令,看得懂旗帜,甚至连刀剑都没玩明白,仅仅训练了一个冬天,就被拉到了战场,并且面对的还是风军,可想而知威军的士气有多么低下。
风军虎狼之师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,乃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,威军早就有所耳闻,俗话说得好,人的名树的影,威军大多数都是新兵,焉有不怕的道理。
奚欠只会强调,此役乃是威国的关键,只能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