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赵德芳被骂得一脸茫然。

这啥情况?

赵匡胤哼了一声,骂道:

“万岁是君,九千岁只是臣子!”

“杨秀清成了万岁,他就是太平天国的第二个皇帝。”

“洪秀全这个什么狗屁万万岁,说白了不就是太上皇吗?”

“想想李世民和李渊!”

赵德芳愣了好一会,这才恍然大悟。

“第二个玄武门事变?”

玄武门事变之后,大唐也有两个皇帝,而且持续了好些年。

太上皇李渊事实上被囚禁,只有皇帝李世民才拥有真正权力。

这就是杨秀清想要做的事情。

太上皇当然比皇帝更为尊贵,但没有权力的太上皇又有什么用?

枢密使杨业呵了一声,道:

“杨秀清这么做,肯定会引来其他几个王反扑的。”

赵匡胤嗯了一声,道:

“夺权可不是像他这么夺权的,杨秀清这小子怕是要死了。”

赵德芳欲言又止。

算了,反正已经被父皇骂一次,再骂一次也没啥。

赵德芳便道:

“父皇,为何您不看好杨秀清呢?”

赵德芳还有一句话没说。

眼下的局面,和当年父皇您陈桥兵变不是还有几分相似吗?

外有大敌(辽国),内有制衡(后周其他重臣)。

而且当时的赵匡胤甚至都还不是宰相这种顶级重臣,而杨秀清已经是执掌太平天国君臣大权好些年的二号人物了。

怎么看,都感觉杨秀清的形势更有利啊。

赵匡胤呵呵一笑,抚须道:

“杨秀清能和朕比?”

“当年后周在外面的大将,可没有一个能像石达开这么厉害的。”

“更重要的是——”

赵匡胤目光幽深地开口道:

“朕可没有给柴家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禅让!”

贞观世界。

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缓缓摇头。

“杨秀清太自信了,恐怕会出事。”

在场的大臣都不敢说话。

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当年的玄武门之变。

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对这件事情向来讳莫如深。

李治也不敢开口,但看到冷场之后,又只能硬着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