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142风月无边
帕依古丽醒来后很久还感到心有余悸,因为她今夜总是想到死这个问题。在梦里是这样,醒来还是如此,似乎明天不再将至。当她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去的时候,恐惧是必然的,但似乎不是被惊吓的那种恐惧,或者说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那种恐惧。确切地说来,是一种完全无着无落的感觉,不知道自己死后灵魂要去哪里安歇,以什么方式存在,或者说是难以接受自己死了以后就永远也不存在了这个事实。
这种感觉说实话比恐惧还要难受很多,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着自己死了会怎么样?那么,就一定会越想越害怕,害怕得不得了,可她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。罪恶多端必然就会这样,即便是侥幸不死,这种人也一定会被自己的想法折磨出神经病来的。
对生命死亡的体验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对生命本质的叩问,也许更为纯粹、深切和直接,如果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种叩问越来越浓厚,那么她还真的不知道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。有时她想,生命的末期也许是人最接近生命秘密的一端,而出生与死亡在本质上也许就是一回事。这个问题其实有些深奥,甚至可以笼统的归结为哲学问题,但是,对于帕依古丽这样一个准初中文化程度的女人来讲,思考这样深奥的问题,似乎比她杀几个人都要难很多。
随后,她就强迫自己的思想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,核计着外面世界的一些没事,才渐渐地冲淡了她对这个问题的忧虑,这倒不是说她对这个问题已经能够理解了,而是不再去考虑了。她似乎也渐渐的明白,这种难以理解只是自己把问题想象的太复杂了而已,自己不去想恐怕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。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。生活是那么的纷繁,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。对于帕依古丽来说,现实是真的残酷,有今天,没明天,惶惶不可终日。如果以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,她醒来的时候又未必不是一场大梦,只是,不同的是她是睁着两只眼睛在做梦。而在这场人生的大梦里,她却总是在描摹梦中的细事,生死的梦笼罩着她的思想,不去碰触又怎么能知道是梦中还是醒来呢?悲哉!真是痴了,也许这就是所谓的“痴人说梦”吧?
“梦中说梦两重虚”,古人早就说过:“死生亦大矣”,涉及到自己的生死,终究是要细细地咀嚼和触摸的,不论她怎么的屏蔽那些梦境,帕依古丽还是记取了恐惧的梦中的只鳞片爪,这也就足够让她心有余悸了。且在生活中别的梦可以不予理睬,做也罢,忘记也好,只是生死面前实在是不能不去理睬。
人生,需要有那么一些时刻,慢下来,静下来,听一听花开的声音,看一看叶子舒卷的曼妙。这样就会慢慢地明白,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是由自己做出的,每一种结局却都是别人安排的,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谁能安排自己的命运。所谓命运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这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说辞,于是,一些所谓的强人便疯狂的寻找掌握自己命运的秘诀,寻找所谓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方法!没想到寻寻觅觅的就再一次落入命运的圈套!以为自己会成为人生舞台的主角,没想到一生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配角!
于是又开始感叹世界的残酷,感慨命运的不公,心累了,消极了!等到有一天把一切都真的看明白过来,懂得了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,却早已失去了当初的狂热!人生的讽刺就在于自己的心灵感悟总是慢于自己的行动,而生命的悲哀却在于自己的动作总是慢自己的心灵感应!
命运其实并不邪恶,而且非常中庸,它留给人们的道路绝不是一条,总是让你人门自己去选择,但却在路边留下了很多诱惑人心的美丽风景!而那些匆匆的行人,大多都只是看见了美丽的风景,不会去仔细选择前行的道路。在美丽的风景的诱惑之下,很多人往往就会走进了死胡同。所以人们总是看到了这世界上的太多意外,谁也不知道得意忘形的人会在下一刻成为什么样子。
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的脚步,那样一旦走进一条错误的道路,所要付出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