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3/3)页
之间的交情可能也就到此为止。
时间一天天过去,已经到了十一月,天气渐冷,之前买皮毛倒是派上了用场。
原本林玉珍想着自己动手,但是原主没有缝制过皮毛,加上忙着编写医书,所以半个月前在薛青如沐休的时候去了一趟县城,将皮毛给绣坊的绣娘缝制。
狼皮只有一张,也不大,干脆做了一件短皮袄给薛山,羊皮买了好几张,林玉珍和薛青如两人各做了一件长皮袄,几张兔皮小,缝起来倒是刚好给薛瑶做了一件小袄。
除了衣服,薛瑶还让绣娘将剩下的皮子给他们做了两个雷锋帽和两个耳套。
雷锋帽绣娘们能理解,因为这朝代已经有了类似的帽子,据说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,叫卷沿毡帽,就是这耳套绣娘有些不懂了。薛瑶解释了半天,还画了图样,绣娘终于懂了,告诉薛瑶,皮毛她们可以缝成套子,但是那种连起来的支架她们不会。
最后还是薛山利用竹条做了支架,夹耳朵的位置用的薄木板,然后缠上布条,最后将兔皮缝制的套子套在圆形的木板上,里面塞满柳絮。
因为是根据薛瑶的头型定制的,夹着刚刚好。
毛茸茸的耳套夹在薛瑶的耳朵上,就好像带了一个毛茸茸的大耳朵,衬得薛瑶的脸越发小,而且越看越可爱。
在村里逛一圈,薛瑶吸引了村里所有女性的注意,包括那些年轻妇人!
虽然皮毛对于村里人来说不便宜,但是平时也有一些人家打到了野兔,皮毛留下来的就学着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耳套。
没几天,村里就多了好几个戴耳套的人,有人甚至还在缠着支架的布上绣花,看得薛瑶是叹为观止。
天气越来越冷,赶紧赶慢的,族里的祠堂终于在冬至前三天建好了。
冬至对于现代人来说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,吃个饺子就算过冬至了,但是对于古人来说,冬至是二十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,冬至的祭祀,其重要性甚至还超过了除夕。